策與勢

胡均立

原載《經濟日報》,第30(經營管理)版,1996年9月4日

在中國的古書中,《三國演義》無疑最能精彩地是描述策略互動的。其中最偉大的賽局論者,當非諸葛亮(孔明)莫屬。孔明未出茅蘆,已知三分天下。諸葛亮成功運用策略的因素在於他瞭解人性且精通天文地理。例如:在赤壁大戰中,他能精確算出吹起東南風的日期,配合好友龐統故意向曹操獻上連環計,終能火攻曹操戰船。吳國大將周瑜駭然說:「孔明神機妙算,吾不如也!」、「此人有奪天地造化之法、鬼神不測之術!」魏國大將司馬懿曾多次仰天長歎說:「孔明真神人也!」、「其謀略吾不如之!」、「孔明有神出鬼沒之機!」不過,聰明如諸葛孔明者,受限於蜀漢本身人力物力的限制,終未能完成中興漢室的大業。

策略本身並不能發揮效果,還必須配合物質的力量。簡言之,「策」必須與「勢」結合,才有實質效果。策略運用得當,有擴大物質力量的效果,卻不能無窮地放大物質力量。例如:一位文弱的賽局論專家與拳王阿里進行拳擊賽,即令這位專家有再多的應戰謀略,在阿里一擊之下便應聲而倒。此時阿里可以片面決定均衡結果,阿里只需考慮自己的報酬以採取最佳行動、不必顧慮對手的反應。一些熟讀企管學、兵法的中小企業業者,在商戰中往往無法與大財團匹敵,也是相同的道理。無勢可依的策士,比無策可用卻有勢可借之人,更不堪一擊。

政大企研所司徒達賢教授於其《策略管理》一書裡,將競爭優勢分類為:策略形態與非策略形態兩種。策略形態競爭武器的選取發揮,往往取決於背後的非策略形態因素,例如:獨特能力、獨佔力、時機、財力、綜效、關係等。茲以經濟學語言簡單說明如下:

1. 獨特能力系指企業所擁有之獨特技術能力、管理能力,以及整合各種資源的能力等。獨特能力不易被他人所模仿。

2. 所有的價值活動,都可能因某種因素程度的資源獨佔,而造成整體經營上的競爭優勢。亦即以「局部優勢創造整體優勢」。

3. 先入者往往具有「先發制人」的優勢(first mover advantage),但企業必須維持組織彈性,以便時時維持時機上的優勢,不要被自己既存的組織綁死。

4. 綜效包含網路(通路)外部性(network externality)、外部經濟(external economy)、內部經濟(internal economy)、規模經濟(economy of scale)、範疇經濟(economy of scope)等。

5. 財力的大小影響策略形態競爭武器之效果大小。因此,例如:財力雄厚大企業的行銷策略,未必適用於中小企業。

6. 在華人社會,許多事情「有關係就沒關係、沒關係就有關係」。關係便利了交易雙方之配對(matching),而關係也包含了長期的信賴與合作。企業要善用關係以創造競爭優勢,但關係只是交易的媒人,交易的發生仍須依賴其他因素的支撐。

策略因素是別人容易模仿的,而非策略因素卻是他人難以模仿的。換言之,重復賽局的參賽者可以學習對手的策略,卻未必能仿照對手的優勢。「策」的模仿容易,「勢」的養成困難。而「勢」的大小更限制了策略的選擇與成敗。

我們在學習策略分析時,往往只注意到神機妙算的巧妙,卻忽略了什麼樣的非策略因素,支撐這些策略的成功運用。僅知道「策」的運用,卻忽略「勢」的養成與借重,是注定要失敗的。然而,古今多少聰明人,汲汲於短期的策略運用,無視於長期競爭優勢的養成;或是雖有滿腹經綸,卻不願搭配、輔佐賢能的長官呢﹖

當然,真的有見地的策士,是不願意一味趨炎附勢的——臥龍先生還其壯志、不願依附曹操的大勢,卻去輔佐劉備的小勢。當代的諸葛孔明們,在各自的理想下,也不可忘記借勢、養勢的重要。

「策」可以擴大「勢」,「勢」可以支撐「策」;兩者相輔相成,方為成就志業之優勢策略。